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考研真题题库!



2023年 2月 14日 0 作者 gong2022

答:情境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主张让学习者在一定情境的活动中完成学习。它是由当代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它强调激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和贯穿实践性,开发渗透教育目标、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情境,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在心理场中,促进角色转换,引发和培养儿童主体意识,促使他们自觉投入教学,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充分发展。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真实的任务、情境化的过程、真实的互动合作和情境化的评价方式。情境教学模式建立了“情感驱动“暗示倾向“角色转换“以及“心理场整合“等基本原理。

教学策略[河北大学2012年研]

答: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教学策略具有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的特征。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有要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的素养以及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来决定。按照知识类型的不同,可以把教学策略分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课堂中常有的教学策略有讲述策略、对话策略、指导策略等。

简述发现教学程序。[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研]

答: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提出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主张,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设计模式。发现教学,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发现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教学程序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形成探索解决问题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提出假设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不断形成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3)验证假设引导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用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其正误的程度,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4)应用假设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假设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比较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异同。[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

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是20世纪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其主要代表是由有“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称誉的拉尔夫·泰勒所创立的泰勒模式。过程模式,是指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内容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然后在教育活动、经验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理论家斯腾豪斯。

(1)二者相同之处: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是课程开发的两种基本模式,两者都主张要有目标。

(2)二者的不同之处:①指导思想不同:目标模式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并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过程模式以结构主义哲学和发展心理学为指导思想。②目标不同:目标模式强调具体明确的目标,主张只有明确目标后才能进一步实施课程编制的其他步骤。此外它还强调目标的结构和层次性,预先规定行为性目标并且形成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而过程模式虽也主张要有目标,但这种目标是一般目标,而不是目标模式主张的特定目标、行为目标或作业目标。③内容选择不同:目标模式认为内容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工具而已。内容是没有价值偏向的,内容的选择不是依据其自身的价值。而过程模式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以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和学科基本结构来确定的。④内容组织方面不同:目标模式认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依据最终目标分析所要达到的各种具体目标,并依据这些具体目标来相应地组织课程内容。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简述学科知识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答:(1)从过程与结果的维度看待学科知识,可以将学科知识分为两类①第一类为“过程方法的知识”,即关于一门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的知识。②第二类“概念原理的知识”,即一门学科经由探究过程而获致的基本结论—概念原理的体系。

(2)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过程方法的知识与概念原理的知识是两类不同的知识,前者表征的是该门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后者表征的是该门学科的探究结果;但二者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①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任何概念原理体系不论暂时看起来是多么完备与周延,它总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存在,总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假设体系,总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更为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②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概念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法论也存在区别。由此可见,概念原理的知识和过程方法的知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课程选择就不能把二者人为割裂开来。

奥苏伯尔在有意义学习的原理中提出要遵循“逐渐分化原则”,请说明其内涵,并指出奥苏伯尔提出这一原则的依据。

答:“逐渐分化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原则,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提出逐渐分化原则时,奥苏伯尔有两个基本假设:(1)学生从已知的包摄性较广的整体知识中掌握分化的部分,比从已知的分化部分中掌握整体知识难度要低些。(2)学生认知结构中对各门学科内容的组织,是依次按包摄性水平组成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占据最高层次,下面依包摄水平下降而逐渐递减。这就是说,逐渐分化的原则不仅是与人类心得认知内容的自然顺序相一致的,而且与人类认知结构中表征、组织和贮存知识的方式也是相吻合的。这样,教师有意识地用这种方式来安排教学内容,就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水平。

简述特朗普制。

答:特朗普制是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一些学校进行实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1)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教学时间代替固定的课时。其基本做法是:①进行大班授课,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几个平行班统一上课。②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与研究先前大班授课的相关内容,一个小组通常由15~20人组成。③由学生个人独立进行自学、研习与作业。教学时间的分配大致为:大班授课占40%,小组讨论占20%,个人自学占40%。

(2)特朗普制兼顾了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的优点。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学生个人的独立研习,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既有助于合作态度与社会意识的培养,又有助于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的提升。它是一种值得在中学高年级和大学中进行推广的教学组织形式。

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答: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学过程中应遵循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经验。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应以下几点: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造了人类文明。在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间接经验,并且间接地去体验。以间接经验为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学习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实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关系,既要防止过分强调系统知识传授,又要防止过分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既要传统主义教育观影响下的偏向也要防止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下的偏向。

……

>>>本文为节选>>>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